人們都用“七月流火”來形容伏天中的夏日,可我說,雨思公司的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,他們的激情猶如伏天中的夏日,甚至炎炎夏日也自嘆不如。七月下旬,公司的這群激情燃燒的人們帶著美好的憧憬暢游了隴南名勝——遮陽山、官鵝溝、哈達鋪。公司組織的這次三日游也還附帶了一個特別的項目——拓展訓練,就是為了塑造團隊精神,建立成功團隊,提升員工的責任心和積極向上的心態,增強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工作的持續創新,激發員工積極主動的迎接挑戰的工作態度,進一步提升自信心,在旅游活動的過程中,為大家精心安排的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活動。 趁著早上和煦的涼風,大家登車出發,奔赴這次旅游的目的地——宕昌,全程將近三百三十多公里,城市、鄉村的街道、田園、荒山、丘陵在向后飛馳著,車廂內,導游在不停地講解著目的地的風土人情,年輕人在翻弄著手機和閑聊著,帶孩子的媽媽則抓緊時間指著窗外向孩子進行著地理的啟蒙教育。平坦的高速路、舒適的車內環境很快就使人們困倦,導游不愧是組織和調動人們積極性的高手,我們的導游——小高,雖然她的身高很對不起她的這個姓氏,但她的活潑、健談、組織能力還是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于是不一會大家都叫她“小高”了,小高導游為大家組織了擊鼓傳花的游戲,“花”傳到誰手里誰就到前面表演一個節目,年輕人沸騰了,這是年輕人的強項,于是車廂內的氣氛活躍了,人們的困倦沒有了,歌聲一曲連著一曲,老何也跳起了“騎馬舞”,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,我們的大巴到達了這次游覽的第一站——國家四A級森林公園——遮陽山旅游風景區,遮陽山旅游風景區既是一個森林公園,也是我們國家攀巖隊的訓練基地,因“日出為山所蔽”而得名。這里山勢險峻,林草豐茂,峽谷幽深,奇峰疊嶂,峭壁相連,景致千姿百態,宋、明之時就馳名隴上。北宋監察御史、大詩人張舜民曾在此苦心經營多年,武當派與道教道拳創始人張三豐在此乘龍升天?梢娝拿麣膺是蠻大的。 為了給大家熱熱身,疏散疏散筋骨,進山前,開展了第一次拓展訓練:大家圍成一圈,前一個人坐在后一個人的腿上,和我想象的不同,這個隊伍并沒有東倒西歪或者大家倒下一片,大家都很放松和放心地坐著,這就是信任,前一個人對后一個人的信任,大家彼此都有了信任,于是這個隊伍就穩定了。 
信任的穩定  一個團結的集體 疏散完了筋骨,大家就分成了兩隊,統一著裝,各自都有了隊旗,還選出了隊長、安全員、衛生員,大家躍躍欲試,都在隊旗上簽了名,我感覺這更像一只要出征的隊伍了。  
出征前的隊伍 一聲令下,大隊人馬進山了,崎嶇蜿蜒的山路上星星點點都是我們這些穿著紅色隊服的人們,猶如萬綠叢中的一點點紅花,慢慢地,年輕人沖在了前面,帶孩子的媽媽落在了后面,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終點就是一個叫“四面崖”的地方,再往前就是一條很窄很陡的梯子,蜿蜒向上,通向山頂,有一千八百多級,體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的大部分人到此只能是“望山興嘆”了,只有少數體力好的年輕人完成了旅程,到達了頂峰,我由衷佩服,贊一個。 
我們成功了! 
為到達頂峰的隊員點贊! 第二天,大家早餐后就出發了,游覽國家四A級森林公園——官鵝溝,官鵝溝不僅是國家級森林公園;而且是地質公園,在官鵝溝里,各種神奇的地質地貌讓你一覽無余,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!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是官鵝溝景區的真實寫照。湖泊星羅棋布,青山綠水相互倒影,十幾道瀑布飛流而下,感受官鵝天瀑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的視覺沖擊,穿梭在溪流之間,過獨木橋,攀懸崖峭壁,探險原始森林,體驗羌族風情......。 其實,剛到宕昌我就感覺到這里的氣溫比蘭州要低很多,宕昌屬于秦巴山區,氣候舒適涼爽,滿山綠色植被,是個宜居宜游的好地方,官鵝溝距宕昌縣城僅2.5公里,生活在宕昌的人們真有福氣,可以時常在這美景里暢游。 進了溝口,我們乘坐觀光車一路游覽,映入眼簾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瀑布、湖泊,這些湖泊在兩邊山坡五顏六色的樹木的映襯下、在藍天白云的映照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,藍色的、綠色的、白色的、哦,還有五彩的......都說九寨溝的五彩池是天女打碎了的鏡子落入了人間,可我覺得,官鵝溝的五彩池要比九寨溝的還要美,人們把過多的贊美給了九寨溝這太不公平了。 山里的冷風吹盡了夏日的暑氣,人們紛紛放下了卷起的袖子,系上了敞開的領口,加上了一件衣服,道路兩邊各式的建筑掩映在山坡上,倒影點綴在湖水里,白的、黃的、灰的、綠的,為大自然的和諧景色添加了一些生命和躍動。 到了徒步區,大家就開始進入更深的山溝,峭壁懸崖,滿山的綠色,不時地從搞搞的山崖上傾瀉而下的瀑布,耳邊傳來的是潺潺的流水聲、松濤的呼嘯聲、啾啾的鳥鳴聲,還有人們的笑聲,人們都陶醉在了天空下、陶醉在了美景里、陶醉在了大自然的懷抱中。 步行的山路不算近,來回大約10余公里,要是往常,人們肯定會覺得身體受不了,習慣了上下班坐汽車的我們是絕對不會去走的,但在這里,人們似乎忘記了路途的遙遠,無論男女老幼,大家都不知疲勞地向前走,是美景,是前面未知而人們又憧憬著的美景驅動著人們忘卻了疲勞,要說西湖是一步一景、移步換景的話,那么,官鵝溝里彎彎曲曲的山路帶給人們的恰恰也是這樣的感覺,有時你感覺是曲徑通幽處,巍慫的高山給人們無限的壓抑,有時轉過一道彎后又是豁然開朗的一片天,你的心情又如和煦的天空般晴朗,當你走過一條很深的山溝后,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長長的瀑布,仿佛從天而降,在凸起的山巖上跌了幾跌后灑下,落入到山腳下的深潭里就,周圍像下起了毛毛細雨,過往人們就在這細雨里嬉鬧著,大家舉起了相機、手機和一切能拍攝的儀器,把這美景留下。 彎彎曲曲的水流從山里一直流向山外,水清而甘冽,是水把一座座大山串在了一起,給了高山以生命,滋潤了山上的樹木,山活了,映入人們眼簾的高山是有生命的,因為有水,大自然是有生命的,因為有人......。 徒步區的道路沒有盡頭,但我們走到了一片叫“三河口”的區域就停下了,導游告訴我們,再往前面就是無人區,步行到下一個服務區要7個小時,而且必須有向導引領,海拔要升高到4000米,人們的身體可能不適應,于是大家就停止了步行,我想起了一句話,叫“無限風光在險峰”,可能更好的美景還在前面吧:雪山、森林、還有沒見過的植被,也許還有小動物......,但不得不往回走了,把美景留在憧憬中吧......。 補充了能量的年輕人激情又來了,他(她)們打起了水仗,開始一瓶瓶的灌變成了一盆盆的倒,人們追逐著、撕扯著,嬉鬧著,不一會兒,一個又一個的人變成了落湯雞一般,人們挑著濕衣行進,就像打著旗幟。 又一次拓展游戲開始了,很有趣,是兩隊人分別通過輻射區和乒乓球接力,大家協作一起寫大字,目的是培養人們的協作精神,人們用繩索編織起一張網,網起一個人去操作機關,大家必須齊心協力拉網才能通過輻射區,不管時間多長都要堅持住。乒乓球接力和寫大字更是考驗一個團隊的配合和協作精神,我覺得大家在這一刻好像都心靈相通了,配合的那樣默契,成功了,大家的歡呼聲也是那樣的舒暢。 

協調和合作 

勁往一處使 篝火點起來了、歌聲響起來了、年輕人的激情也舞動起來了,一曲曲歌聲響徹在黑黝黝的山坳里,和著風聲、和著松濤聲、和著水聲,人們盡情地跳著、唱著......。  篝火晚會  跳起來  燒烤 我們的大巴駛出宕昌,向著紅色的目的地——哈達鋪,前進,哈達鋪是當年中央紅軍翻過雪山,走過草地,結束了臘子口戰役之后到達的相對繁華的一個小鎮,疲憊的紅軍在這里得到了補充,毛澤東同志就是在哈達鋪當地的報紙上得到了陜北紅軍的消息,于是決定向陜北進發,最后建立了以延安為中心的抗日領導核心,取得了最終的勝利,走向了全中國。
全體隊員在哈達鋪紅軍紀念館 八十余載光陰,遠嗎?我們似乎還能聽到紅軍的腳步聲,還能聽到當年哈達鋪的街道上群眾的歡呼聲,還能聽到毛主席在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聲,緬懷革命先烈,珍惜今天的和平,正因為有了強大的國家、強大的國防、和平安定的氛圍和環境,我們才能心情舒暢地旅游。 這最后一站,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。
|